Bobo和丸子,如果不是因为植物园之约,她们彼此也许永远没有交集。上海辰山植物园为期三个月的园艺实践课程(辰山花社),她们分别加入牡丹科组和标本馆参与学习和实践,跟随专业的老师开启勒一趟幸运的旅程,见识和切身感受了作为一名耕耘在植物园工作者的愉悦与艰辛。
“爱植物不仅是数量的拥有,
纵深也是无限的”
Bobo带着朝圣的心来到辰山,从15年前开始爱上园艺的她一直是自己摸索,植物园里随手一指的花花草草她都在自己的花园里栽种过,但直到参与了育种的全过程,从舒蕾,到去雄套袋,授粉,再到数据采集与申报,参与到专业中才知科研工作的一丝不苟。尾随把养护的植物都当成自己宝宝的专业老师学习了不同植物的修剪,同时在花艺展中锻炼了自学的花艺技能。参观后备温室让她大开眼界,一堂精细解剖课程让她惊叹老师的手法堪比一台脑外科手术。午休永远是最开心的时光,和一群志同道合热爱植物的伙伴逛那永远看不厌的园子,偶然的相识让她期待和大家能有更多机会在一起学习和工作。
“来到植物园学习
原来是真正的关于生命的学习“
曾是艺术机构资深从业者的丸子,来到标本馆的第一时间就被各种植物的蜡制标本和浸制标本俘获了心,彼时的她,刚得知植物园原来是一个不光有巨量“活”植物,同时拥有巨量“死”植物的地方,而在长时间里每天独自面对它们的过程中,几乎完全颠覆了她对这次实践的设想。在逮着机会就在死植物和活植物间反复横跳的同时,重温科普工作的趣味,既学习标本的收集、制作、归档的工作,也见缝插针的了解活植物的养护知识,更多的是观察植物园里保育工作的迂回曲折和严谨——甚至孤独,最终理解了植物学家在不同维度里展现对于生命的敬意,在对应活植物的“死”中,有那么多重返过去甚至远古的通道,让他们穿梭其中,寻找未知的奥秘。
在戳客戳客遇见植物
活动现场
去年的秋末冬初,她们带着和植物的故事做客了戳客戳客,又正值球根种植的时节,Bobo带来了常见的郁金香,以及不少小众的球根和大家一同分享它们的习性和种植方法,有长得像颗干话梅似的银莲花,像个小小蒜瓣的雪光花,种植难度超高的花格贝母⋯⋯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些植物,觉得非常神奇。
拆拆植物盲盒
大家在冬日随机种下的球根种子,在今年春天也陆续给大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我们来一起拆拆这些植物“盲盒”吧!
WEI
丸子
燕子
33
Bobo
两位嘉宾因植物园相遇,也因植物与更多的同好相遇,在和植物的朝夕相处中体会“种植爱,生产爱”的生活。大家在冬日一起种下对生命的期待,虽然不是所有球根都能顺利的绽放出花朵,但在伴随植物生长的过程里,大家各自都在体悟着和自然之间产生的奇妙连接,就像在分享会上丸子说的那样:“在植物园不仅学习到了和植物相关的一切,更是收获了关于生命的学习”。